玉楼春

第十五回 狮吼时炎凉历尽 鹿鸣日丽艳联芳

话说嘉兴知县高成璧,居官清慎,断事廉明,三年考谕,奉旨钦取进京。欲起身四、五日前,高公与夫人商议道:“前日收养这两个孩子,幸俱长成聪慧,皆认你我为父母,竟不知另有个父母在哪里。但收回之时,从未说破,黄家老夫人至今尚在睡梦里,我欲遣人去通消息,恐反起疑端。若更不别而去,使彼不知二子下落,予心何忍?”夫人道:“此亦何难。只令假说我家小姐久慕黄小姐妙才,要求写把诗扇,吩咐妇人进去,随机应变,私对翠楼说之,使之放心,便可远去。”高公道:“有理。”随即差一个家人,备下几色礼物,送到黄府来。

此时黄夫人染些微恙,不去起身,即命翠楼接待,收了礼物,摆酒款待来宾。那妇人看见无人在旁,备细将老爷、奶奶进京,要带两个孩子去的意思,对翠楼说明白了。翠楼口虽不言明,心下十分感激那高公。玉娘悄与翠楼斟酌过了,私写下一封字,附寄孩儿,又回送许多玩物、诗扇与高奶奶和小姐。妇人谢别而去。

从此玉娘、翠楼,遂不下楼,供奉白衣大士,终朝礼佛看经。凡有来说亲,俱不应允。黄公夫妇见她才高,不能轻就,也不强她。直到二十四岁上,老夫妻两个要通她纳婿,玉娘道:“必才如邵解元者方可,不然宁可终身不字。”再逼她时,就要秃发为尼起来。黄公只得停了此念,还差人四下通访邵解元踪迹。后来家人回复黄公,说那解元合宅男女,随同乐公弃官逃遁,已有令旨追究。黄公将此言,说与女儿。玉娘道:“且再看几年,有什么消息。”自此黄公竟丢了这念,任玉娘决志不提。

却说高公进京,选了吏部给事中,便把卢杞奏了一本,就削职归家,优游林下。过了几年,他公子高旷年已十九,满腹文章,此时带回的两个孩儿,也有十四岁了,胸罗经史,笔走珠玑。是年三个学生,一齐入泮,一个唤作高邵才,一个唤作高邵学。亲友填门拜贺,高公十分欢喜。

那日席上有个同年乡绅武陵源,原任山西观察,丁忧在家。他曾见过二高的文字,是将来大人物,心下欲将季女琼碧择配高邵才为婿,就央个庠友肖韶美达知高公。高公应允,要选吉日行聘。只有武公夫人蔺氏,是个极不贤的长舌妇,访知高公是个穷官,不肯与他联姻。因武公夸说女婿才貌,又蔺氏有个亲弟兰廉侯,从旁经口赞扬,因此蔺氏勉强从了高公。送了聘来,回聘极其丰盛。

不意定亲后一年,遇着荒年,高夫人程氏又患疾而亡,高公家业日渐陵替。武公虽时有所赠,究竟坐吃山空,岂能长继?武公见此光景,说请邵才来家读书。蔺氏见女婿虽生得清秀,只是寒喧之气逼人。初来二、三月,也有三分礼貌相待,以后渐渐待慢起来。武公又私下把些东西与女婿寄送高公,被蔺氏得知,便与武公大闹一场,遂十分厌起高邵才来。

这邵才生性又是极孝的,在制中通身布服,终日愁颜不改,又不茹荤,渐渐黄瘦起来。凡是讨茶饭时,蔺氏口里只说讨去与病鬼吃。这些家人、妇女,见主母轻慢他,个个都学起样来,当时也不叫相公,到人背地只唤他是小高,每每故意使他听见。只有武公到底敬他,见这个蔺氏这般光景,心下着实不安,就要选择吉日,把女儿配合,使女婿有所依托。蔺氏嚷道:“他家也是做官的,难道不知理数,六礼未修,如何就要做亲?”

武公主意定了,也不顾蔺氏嚷闹,竞选定九月十三日戍时合卺。蔺氏将礼物不置,只这随常衣服,若平日有几件好衣服,并那零星物件收好,又不许在正房屋里住。武公被闹不过,只得把书馆将就与他做卧房。到得吉夕临拜堂时,蔺氏又骂道:“瞎眼老贼,好端端的女儿,编拣这样穷鬼嫁他。我看他嘴脸不饿死就够了,还要指望发迹。”

三朝款待娇客时,各亲俱来相会。这蔺氏的大女婿洪监生,是洪内翰的儿子,是百万之富的。二女婿是都堂呼延禄之子,叫作呼延升,文理欠通,竟买个举人在身上。这日来会亲时,跟随女婢,好不齐整。只有高邵才一贫如洗,寒气逼人。二位阿姨晚上,到小妹房内看看,两家有二十余个丫环、乳母辈,跟随拥进。入房里冷冷清清,不像模样,都掩口而笑,蔺氏故意把些冷言嘲笑,琼碧只是忍气吞声。

原来蔺氏是个小家出身,性只爱奉承富贵,搬是非的人。大姊妹两个都晓得做娘的性子,平日极力哄骗母亲。这琼碧生性是个端贞的女子,比两个姐姐多识几个字,文理最通。一向姊妹们是同面不同心的,所以今日同母亲也三言两语的讥笑,琼碧心内暗暗叫苦。且喜夫妇俱是少年美貌,男欢女爱,十分相得。高邵才虽新婚,而日夜书声不辍,半夜方眠,武公听了,深自叹服。惟蔺氏管待邵才,茶饭不得荤酒。无分上上下下,除了武公,没一个不怠慢他。过了半年,不知受了许多不堪光景。

一日是二月十二日,乃武公五十岁的诞辰,亲戚都来拜贺。洪家呼延家送的是彩缎金爵,约有二十余色,高家不过是烛面鞋袜之类。蔺氏故意把大女婿、二女婿、三女婿之礼物,摆在桌上,逐样指明是某家的,与众人看来看去,要使高邵才夫妇没趣。

晚上酒席散后,大家进来拜谢。这洪、呼二家面前,也有斟茶献酒的,也有掇汤伺候的,惟有高邵才撤出半边,无人理他。种种炎凉势利,只为蔺氏做了这样子,下人便奉迎主母之意,顺风使来,不怕高邵才夫妻二人志气辍了。

一日高邵才发个念头,要到长安去走一遭,或者博得功名到手,破破势利闲气。夫妇到高公处,将岳家事情细细述与高邵学听了,兄弟两个抱头大哭一场。高公听见,不知为什么缘故?私下去问高邵学道:“你哥子回家,何故悲惨?”邵学就把哥子的话,转达父亲。

高公叹道:“这也是命之所招,只索忍耐罢了。虽今年秋场在即,娃子家六、七里路,从未出门的,如何好去得。”遂唤邵才到面前来劝慰他。邵才落了几点泪,跪下告道:“孩儿不孝,不能侍养父亲,志欲远游。”

还未说完下句,只见外面传个帖儿进来,说有福建来爷到。高公看时,写是寅年弟来之安拜高同年的。进士出迎,相叙寒温,促膝谈心。原来这来公是福建汀州人,高公同年进士,又同在吏部观政,与高公意气相投。原任刑部左给事中,今服满进京,特来相谒,匆匆就要开船。

当下高公留他便饭,三个公子都出来相陪。那来公自目不转睛,把年侄只管看,对高公称赞道:“如何老年兄,有这般好令郎。”高公谦逊了几句,直谈到晚,高公便留来公宿在家下。邵才对高公道:“来年叔此去是直到京的,孩儿不如附了他船去,还赶得及秋试,到彼时只图个进场之策便了。”高公道:“若得赶这个便去,我便十分放心。”高公随将此意说于来公。来公喜道:“这是妙极的事,盘费都在小弟身上,不须年兄费心。”高公称谢。

夜深即寝,邵才随父亲到里面来。只见高公取一个拜匣在面前,嗔二子过来说道:“我儿,你听我说,你二人是我螟蛉之子,你还有嫡亲父母。今我说明白与你听,你须博得功名到手,图得一家骨肉完聚方好。”便将他父亲避难根由,与那母亲守志不字之始末,细说一遍。然后开匣取出一本雪梅集来道:“这便是你父亲从前的制做。”又取出一个小封套来,有字两封。又道:“这是你亲母的手迹。”

二子接了,跪了拜谢道:“蒙父亲抚养成人,孩儿一向未知就里,今日方晓来历。”高公道:“你二人只要功名早就,快快访你父亲的踪迹要紧。”挽了他二人起来,高公吩附邵才道:“你今可去向媳妇说知明日要去的事,也好打叠行囊,收拾些路费,省得明日起身时,匆匆不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天堂【xsgod.com】第一时间更新《玉楼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天命之上 其他 / 连载
天命之上
风月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94万字3个月前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其他 / 全本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女王不在家
旧书名《八零之改嫁》上辈子林望舒是人人羡慕的好命人,下乡一趟谈了个四合院里的对象,公婆给安排工作,男人也有出息,谁不羡慕?只是四合院里有公婆有姑奶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当人家屋檐下的小媳妇,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就这么苦熬着,谁知道男人找了傍尖儿,孩子都抱回家了,一家子都劝,说你肚子不争气,还能怎么着,忍忍也就过去了。可她不想忍了啊!好在老天爷给了再一次机会。于是在那灰墙青瓦前,面对着大杂院里
157万字一年以前
怎敌她软玉温香 其他 / 全本
怎敌她软玉温香
鱼山醉
提起乔沅,上京诸人无不羡慕她的好命。出生钟鸣鼎食之家,才貌都是拔尖儿,嫁的男人是大霁最有权势的侯爷,眼见一辈子都要在锦绣窝里打滚。乔沅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她做了个梦。梦里她被下降头似的爱上了一个野男人,抛夫弃子,为他洗手作羹汤,结果还被抛弃,最后在一个大冬天投了湖。梦的结尾,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女人站在她的坟茔前,怜悯道:“夫人,你放心去吧,我会替你照顾好侯爷。至于小少爷,我找了一户人家,虽然以后不再
40万字一年以前
山海提灯 其他 / 连载
山海提灯
跃千愁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136万字11天前
怀娇 其他 / 全本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56万字一年以前
晋末长剑 其他 / 连载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374万字18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