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姜芷昕再次来到了苏州,坐进了隐匿在苏式园林中的豆浆馆,想着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因为受到申氏面馆要被出售的影响,整个申鼎都漂浮着一种难以名状的窒息感,员工私下议论出售申氏面馆与小鼎鲜是KG早就布下的一步棋,因而,她作为KG委任的运营总监总是招来些奇怪的目光。
那天晚上,她到了黎恩的家,怀揣着期待想见到他,却又担忧被发现擅闯的复杂心情,鬼使神差地按了密码,然而,心里的这番矛盾在进入空荡荡的房子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道黎恩究竟去了哪儿,姜芷昕光着脚走在地板上,看着落地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竟然看到了“申鼎”的字样。就如她所想的那样,申鼎在黎恩的心里占据着生命一般重要的地位。
姜芷昕想到自己蹑手蹑脚地离开黎恩的家,不禁扑哧一笑,抬眼见服务生送来了盲盒豆浆,微笑接过喝了起来。
“咸的?”姜芷昕喝了一口浮着兰花的豆浆,以为是甜的,没想到一股咸味,瞬间颠覆了她的想象。这是她头一回喝到咸的饮品,她皱了皱眉头,又喝了一口,果然是咸的,就像是人的眼泪。姜芷昕轻叹了一声,又喝了一口豆浆,把杯子放回桌上。
这时,屋子里的轻音乐换成了古筝曲,姜芷昕看到不远处,几个穿着汉服的女孩儿正微笑着向服务生道谢。姜芷昕记得在爷爷家附近有个乐器店,是位旅居海外的华人开的,大约五十多岁,虽然店里卖的是西洋乐器,但他时不时地会弹弹古筝、二胡。爷爷还没患老年痴呆的时候,会和她一起去那间乐器店坐坐,与人聊聊天。后来,爷爷得了老年痴呆,她去爷爷那儿的时候,两人还会去那儿走走。店家会热情地和爷爷打招呼,仿佛爷爷仍旧记得清楚所有的事。
姜芷昕回忆的时候,服务生送上了一碗面,面汤与以往不同,是酱油色的。姜芷昕问道:“酱油面?”
“您小心烫口,这可不是酱油面,这是奥灶面。奥灶面讲究的是‘热汤’‘热面’、‘热浇’、‘热油’、‘热碗’,所以,千万小心别被烫到。”服务生提醒道。
“奥灶面?好奇怪的名字。”
服务生笑盈盈地介绍起来,“这名字的由来说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吃了奥灶面后赞不绝口,说是‘奥妙之灶头、灶头之奥妙’。不过,‘奥灶’本身也是苏州方言。苏州奥灶面最有名的就是昆山地区。奥灶面分红汤面、白汤面两种。红汤呢,是用鲜嫩的青鱼鱼鳞、鱼骨、鱼鳃、黄鳝骨熬制,浇头一般就是这青鱼做的爆鱼,白汤呢,用昆山大麻鸭鸭架子熬制,通常搭配的是卤鸭。我们厨师呢,把红汤和白汤进行了调配,所以,在味道上有些不同。”
服务生说的头头是道,姜芷昕被奥灶面飘来的香味搅得蠢蠢欲动,赶紧拿筷子卷起了奥灶面。虽说是鱼熬制的,但却半点没有鱼腥的味道,更没有鱼的踪迹,整个红汤虽是酱油色,却是清清爽爽,芬芳极致。
姜芷昕也不知是不是自己饿得厉害,还是奥灶面太过诱人,她一下子就吃光了奥灶面。没想到苏式面会有这么多的不同,每一种都能深深地吸引她。她听到窗外有嬉笑声,侧目去看,只见窗外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正靠着石雕栏杆弯身看着池塘里的鱼,想起那一年,她也是这样和面条哥哥站在一排看着池子里的鱼。
“我们去后面的假山玩吧?”说着,女孩喊着男孩道。
姜芷昕探身循着他们奔跑的方向看去,只见池塘边还有一条小路,她上次来并没有注意到这细节。
“这里面还有商户吗?”
姜芷昕好奇地问经过的服务生,服务生摇摇头,“里面还有一个院子,和后面的房子连着的。”
“还有个院子?后面还有房子吗?住人的?”
“是啊,我们大老板的私宅,后面那条巷子就能看到。苏州的小街小巷都这样,前后能通的。不过,大老板很久没来住了,之前还修缮过一番,现在,除了打扫的阿姨外,就没人进去了。”
“你是说,后面那条巷子能看到的宅子和这里是通的?”
“对啊,这是清末民初时的老建筑,被保留下来了,周围可都拆了。”服务生说完后,又被穿汉服的女孩们喊去问事。
姜芷昕走出房子,朝池塘边的小路走去,藤叶遮蔽的石门后,果然是一个花园,这栋花园比之外面要大上一倍,葱葱郁郁的树木,小小的九曲桥,靠墙的假山,用鹅卵石拼成的梅花形状的地面。
这一切就像池水中鱼儿游弋泛起的涟漪勾起了她的一片回忆。
“把石头踢池子里。”
“这是鹅卵石。”
“踢石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独悦你[带球跑]》《馥欲香片》《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重回千禧当学霸》【人气小说网】【书彤网】《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1978合成系文豪》《少女的野犬》【奇热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