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堂【xsgod.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清御史:上疏怪吏孙嘉淦》最新章节。
九
乾隆下诏求治国良策的折子已经发出去半个月了。
已经到了下午申时正牌时分了。阳光炽烈,树叶儿打着卷儿。盛夏的知了,一声一声的叫着。乾隆走在通往养心殿的长廊之中,保和殿大学士、军机首领大臣鄂尔泰跟在后头亦步亦趋。
乾隆走在前头,赞许的叹道:“海河决了口子,孙嘉淦把贪污河款的亲侄子给杀了,此人真是一个忠直之臣啊!怪不得世宗先皇在世的时候,常说此人风骨硬得很!”
鄂尔泰与孙嘉淦在雍正朝的时候就是老冤家了,听了乾隆夸孙嘉淦,便存心要给孙嘉淦下个绊,想了想又小心的回道:“是啊!先皇圣明,皇上也是聪睿之君。自然不会认错了人!可是孙嘉淦毕竟是老了。您看,他去年刚跟皇上立了军令状,要让海河大堤十年不决口。今年就出了事,连决两口。淹死了十多个人,三千亩地。孙嘉淦虽然是忠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你一说这事朕倒想起来了。按着军令状,海河决口孙嘉淦是要进京辞官请罪的,算日子这两天他就该到京了。朕还真拿不定主意该怎样处置他呢。”
“主子圣心烛照,洞鉴万里,自然会给孙嘉淦一个公平处置。”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养心殿前。只见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张廷玉,刚刚新进的军机大臣傅恒都等在滴水檐下。见乾隆向这边走过来,二人远远的就拜倒叩首道:“老臣张廷玉恭见万岁。”“臣傅恒叩见万岁。”
“都起来吧,随朕进殿。”乾隆说罢走入养心殿内。
鄂尔泰在前,张廷玉随后,紧跟着是傅恒。三人随乾隆进入养心殿东暖阁内。
东暖阁内朝南是一座大炕,一只黄梨木的雕龙炕几上放着高高的一摞子折子。乾隆盘膝端坐在东暖阁大炕上,对三人道:“你们不用行礼,坐到那边杌子上。”他又随手翻了翻折子,叹口气道:“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所以朕下诏广纳良言,但近日所上之折,条数虽多,皆无可用之言。”虽是这样说,仍对秉笔太监道:“王廉,你念吧。朕听听今日之谏,是否有良言玉策!”
秉笔太监王廉着的答应一声,捧起一张折子高声朗读:“德州处三省之冲要,挟运河驿道之利,轴轳相街帆樯林立,四海富商货殖聚散,五湖贤达频临过往之地,乃学宫门破败不堪,庙宇园林调敝失修,街衢桥梁会馆堂肆皆不足观瞻,此商家与官府之共责也。臣以为,需由德州地方官召十八行业主聚而议定,各自出资兴修馆驿堂搂,合资葺缮学官。”
乾隆起先还稳着心听着,但越听越不耐烦,渐渐脸上显出不快的神色来。他终于摆了摆手,秉笔太监立刻停下来。
乾隆皱眉道:“修学宫、建会堂、造桥梁、通街衢,这些都是地方官应尽之责,没有做到就该罚。还拿来这里作什么治国良策。真是迂腐。这个折子不用再听了,念下一个折子吧。”
秉笔太监王廉答应道:“喳。”他将手中的折子放下,拿起另一个折子开始大声念起来:“奴才王戴筹跪奏献策:海河泛滥,宜令妇女腰间悉系黄带,以黄属土,土能克水也;奴才还有一建言,事关国体。而今宣武门,人皆称顺治门;正阳门,人皆称前门;崇文门,人皆称哈达门。宜责令改正,不许乱呼别名。以正视听。”
这个折子写得不伦不类,竟也当成治国良策来上奏,几位军机大臣都听得忍俊不禁。
乾隆听到此也是笑不成声,又把手一摆笑道:“我记得这个人是兵部主事,对吧。”
兼领兵部尚书的鄂尔泰急忙答应道:“皇上记得不错。”
乾隆继续道:“上次朕见他的时候,怎么没看出来他是这么一个活宝。鄂尔泰,你告诉他,朕命他带着他的几个儿子,分别站到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去,逢人便为其指正。直到无人再念三门的别名时,再回兵部上任。还有那个什么黄带子的建言。朕赏他全家女眷系土黄色腰带,海河水患不除,不得解下。剩下的折子,都交到军机处去,让他们捡着真正有实言益语的折子呈上来。其余列个节略就行了。朕再不想听这些连篇的废话了。”
鄂尔泰起身道:“喳。奴才这就下去吩咐人将所有谏言折子列出简略,再精挑实用之言的折子一并呈上来。”
鄂尔泰这边说着话,太监在那边急急的收拾着谏折,却不小心掉落了几个折子。其中一个跌在床上,露出名字,乾隆看的分明,却是孙嘉淦送上来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天堂】地址:xsgod.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