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尚,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天堂xsgod.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斯特鲁维:俄国天文学的奠基人
19世纪,方位天文学进入天体物理学时代。天体物理学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新进展,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在观测天文学中,恒星视差的发现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
什么是恒星视差呢?正如天才的布鲁诺所预言的那样,恒星不是看起来一成不变的,它们也在移动,不过恒星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在基础观察阶段,尤其是用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些移动的。
英国的天文学教授布拉德雷想证明恒星视差,但是却没有成功,然而却意外地发现了光行差。他所能分辨的精度相当于离1万米之外看一根1米长的棍棒。可是恒星离我们出奇的遥远,单凭发现光行差所能分辨的精度根本无法准确地识别行星视差。
恒星视差,就是地球与恒星之间的距离问题。在观测天文学阶段,这是一道难题。1834年,德国血统的俄籍天文学家斯特鲁维着手研究这一问题。
斯特鲁维于1794年出生,他一直学习的是文科课程,以至到了30岁时还是语言学的准博士生。1825年,31岁的斯特鲁维递交了一篇论文名为《杰尔宾特天文台的地理位置》。就是这篇论文被导师们所欣赏,理科教授予以承认,从此,他开始了真正热爱的工作——天文研究的生涯。
斯特鲁维用自己新制的天文望远镜观测织女星,天文学中称阿耳法星。整整观测了三年,他发现了织女星0.25角秒的周年视差。同时,1784年出生的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也在观测视差。
他使用的方法比斯特鲁维更为先进。所以他的测量也更加准确。他使用了测量被测恒星与它附近恒星之间夹角的方法。斯特鲁维的方法是:选定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观测,然后隔一段时间就在同一地点再观测。这样就会发现恒星的位置发生了移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