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天堂xsgod.com
约瑟夫·普利策:西方现代报业创始人
约瑟夫·普利策于193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边塞城镇马科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菲利普是匈籍犹太人,母亲路易斯·伯杰为奥籍日耳曼人。1853年全家迁往布达佩斯,在那里小普利策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
1868年,是普利策命运重要转折的一年。他被圣路易斯图书馆结识的德文报纸《西方邮报》的老板卡尔·舒尔茨聘为该报记者。
普利策很崇敬《纽约论坛报》主编霍斯勒·格里利和他的社会改革思想。1872年格里利竞选总统,普利策和《西方邮报》的业主舒尔茨一起,在密苏里州德语地区到处为格里利做竞选演说。但这次选举以格里利失败而告终。普利策利用选举后《西方邮报》股东人心涣散之际,以低价购买了该报的部分股票,之后以3万美元高价出售,转手间赚了一大笔钱。1874年,他又以同样手法买下破了产的《密苏里国家报》,稍加修改后卖给了《环球日报》,从中又获利2万多美元。
创办于1864年的《圣路易斯电讯报》在前几任老板控制下连年亏本,被迫宣告破产,进行拍卖。普利策以2500美元的价格购得《电讯报》,31岁的普利策至此才算有了自己的报纸。在把《电讯报》抓在手中的同时,他对当地报业市场做了精细调查。他发现当地另一家竞争对手《邮报》也处于困难之中。经与《邮报》老板商议,以对等的条件,实现了《电讯报》和《邮报》的合并,改为晚刊《邮讯报》。将近一年后,普利策又购买了原《邮报》老板的股份,成为《邮讯报》的独资者。
雄心勃勃的普利策为打开合并后的局面,首先打出了“超党派”的“独立”的旗帜。他在《邮讯报》创刊时宣布:《邮讯报》将不为政党,而为人民服务,不是共和党的而是真理的喉舌,不支持“行政当局”,而对它进行批评;反对所有的欺诈和骗局,不管它们发生于何处,属于何种性质;提倡原则与理想,而不提倡偏见与党派性。在办报的具体实践方面,普利策的《邮讯报》一开始就进行各种“社会运动”,致力于“医治各种弊端”,诸如无赖政客、有钱的偷税者、受警察保护的赌博集团和营私舞弊的公用事业等成为其主要抨击对象。普利策这些做法固然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他多年来渴望改革不平等社会现状的夙愿;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扩大报纸销量,获得更大的利润。正因为如此,普利策同当时的一般资产阶级报人一样,常常乞求于“煽情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段,招徕读者。
《邮讯报》迅速取得进展。与它竞争的《明星报》倒闭后,《邮讯报》有一段时间成为圣路易斯城惟一的英文晚报。到1879年底,其发行量达到4984份。广告收入也相当可观,普利策把版面扩大1倍,改成8版。普利策精力充沛,工作热情,深入编辑室,充分发挥雇员的能力、特长,并且在他的职工中不断扩大分配所得利润。这些措施激发了员工的干劲,《邮讯报》也越来越吸引读者,1881年3月发行量上升到1.2万份,在以后18个月中又猛增到2.23万份,1881年盈利即达8.5万美元。《邮讯报》的声望日益提高,足以与当地有影响的实力雄厚的《密苏里共和党人报》和《环球民主党人报》等日报相抗衡。
1883年,《纽约世界报》标价50万美元寻求买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普利策最后以34.6万美元的价格将其买下。交接手续完成后,普利策即投入《世界报》的改造工作。编辑部暂时仍租用原《世界报》大楼,但普利策却要使《世界报》以新的光彩呈现在世人眼前。他在发刊词里宣称:《世界报》从即日起,要置于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经营管理之下。《世界报》将以新的宗旨、方针、信息和兴趣面向其读者。普利策不是一个革命家,并不赞成社会主义,但从开始办报起,一直热衷于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改革。《世界报》揭示穷苦者的恶劣的居住环境,列举出婴儿死亡的统计数字,报道很多人过圣诞节没有面包,提到破旧的卫生设施无人检查和修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文豪1978》《青连浮沉录》【3Q中文网】《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文豪1978》《疫病之上》《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天命在我》《我有一个修仙世界》《高武纪元》
毕尚,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天堂xsgod.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