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姆·高尔基: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
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高尔基出生在奥卡河与伏尔加河交汇处的尼日尼·诺夫戈洛德。父亲是一个细木匠,母亲是一个染坊老板的女儿。在高尔基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寄居在外祖父家。
高尔基的童年十分悲惨,外祖父、舅舅们和表兄弟们彼此互相仇视,经常争吵、打架,只有善良的外祖母呵护着他。外祖父家的生活很困难,懂事的高尔基就捡一些废品卖掉,将挣到的几个戈比交给外祖母,他也因此被一些富裕的同学讥笑为“捡破烂的”。
11岁时母亲去世,高尔基不能再继续读书。他到鞋店当过学徒,在绘画师家做过杂工,最后到一个轮船上做一个厨师的小伙计。这个厨师不识字,却有满满一箱子书,他经常要高尔基念书给他听,就是那一箱子书为高尔基打开了文学创作之门。此后高尔基还做过好多工作,不管干什么工作,他总是找些书来读。
1884年,高尔基告别外祖母,前往喀山求学。在喀山,高尔基并没有上成大学,他住在一所大杂院里,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高尔基参加了进步青年的秘密组织喀山小组,接触到了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思想。后来高尔基来到一个面包房工作,这是高尔基精神上和心灵上备感痛苦的时期。理想破灭,生活挫折,曾使他开枪自杀,不过幸被救活。高尔基对自己的愚蠢行为感到万分羞愧,从此之后,他清醒而成熟了起来。
1891年春,高尔基离开故乡,漫游俄罗斯。他徒步走了几千里,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俄罗斯。在旅行中高尔基更深刻地认识了生活,这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真实素材。在梯弗里斯,高尔基结识了民意党人卡留日内。在他的启发和支持下,高尔基成功地写出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发表前,他给自己起了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这个名字后来蜚声整个俄国和世界文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天堂【xsgod.com】第一时间更新《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