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到祖国》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天堂xsgod.com
●钱学森说:“咱们一定要尽快回到中国去,那里需要我。”
●1955年10月8日上午,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罗湖桥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周恩来紧紧握住钱学森的手,激动地说:“学森同志,你回来真好啊,我们欢迎你,我们的国家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了!”
●回到祖国
共和国故事・赤子之心
钱学森乘船归来
1955年10月1日的清晨,在那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海面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地驶往香港。
在这艘轮船上,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此时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吹散了他的头发。
他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望着一轮喷薄而出徐徐升起的海上朝阳,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
他望着朝霞映红的远方,那就是他魂牵梦绕的祖国,此时,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他就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归心似箭的赤子钱学森先生!
他想到自己即将回到祖国,并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新中国,他的心里禁不住涌起一阵澎湃的激情。
这场景,不禁使他联想到,20年前只身离开上海黄埔码头时的情形,以及在美国的场景……
钱学森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和交通大学。1934年暑假,他从交大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
在当时,这种公费留学生实际上就是指那些“庚子赔款留学生”。
在这些留学生中,为人们所熟悉的有胡适、茅以升、竺可桢、高士其、周培源、费孝通、闻一多、吴大猷、杨振宁、李政道等。
1935年,在赴美留学前,钱学森来到他的导师王士卓的办公室,钱学森是王士卓的得意门生。
王士卓很欣赏钱学森的才华,在学习上,对钱学森关怀有加,眼看着爱徒要留美深造了,王士卓心里虽有不舍,但他仍然为钱学森能有这样的机会而深感高兴。
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拉了张椅子让钱学森坐下,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谈了起来。
王士卓告诫钱学森说:
学森啊,你要时刻牢记,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对自己的祖国说三道四。你要知道,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把自己的祖国奉为至尊。祖国富强,人民光彩;祖国落后,我们脸面也无光。祖国的兴衰与个人的荣辱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我并不是说一个人不可以对国家当局进行批评指点,我说的是另一层意思。祖国是母亲,哪有儿子嫌母丑的,当然更没有骂亲娘的。在我们国家,谁要是打骂爹娘,不管他是什么人,也不管他有多大的权力,他都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他会被孤立,被耻笑,最后变成臭狗屎。这是任谁也无法改变的道德意识。而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称得上优秀民族,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导师的一席话,深深地感染了钱学森,这对他以后学习和做人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那几天,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也在为儿子出国的事情忙碌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流民开始修仙》《皇长孙的团宠日常》《重生1982搞渔场》《红楼之平阳赋》【笔记阁】《炮灰的人生2(快穿)》《制霸超级碗》《重回千禧当学霸》《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