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天堂xsgod.com
●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8个大字。
●在雷鸣般的掌声里,一次探讨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
●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们听了周恩来的报告后欢呼:“知识分子的春天来到了!”
●确定大政方针
共和国故事・百花齐放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一届戏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发生了以京剧为主还是以地方戏为主的争论。有人主张全部继承,不愿批判地继承和改革;有人则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应全盘否定;有人提出戏曲应“百花齐放”。
最后,会议提出了《关于戏曲改进工作向中央文化部的建议》。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认为,戏曲“百花齐放”的提法很好,并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泽东应院长梅兰芳之请,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毛泽东有深厚的戏曲素养,对京剧的唱腔、板式都颇有研究,他休息脑筋的办法就是听京剧唱片。他也很懂戏曲表演艺术规律,他能注意到什么流派、哪个演员,唱什么戏才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强调要尊重演员的特长。毛泽东喜欢高派唱腔,表明他在风格选择上倾向沉雄、豪放。
京剧《逍遥津》本是一出悲剧,唱法自然苍凉悲凄。有一次,毛泽东听完京剧高庆奎派传人李和曾清唱了这出戏后,发表了看法,说:“应该高歌黄钟大吕,不要阴沉沉的,高派的唱法是好的,要继承,也要发展。”
还有一次,毛泽东听了李和曾唱了《李陵碑》中的那段反二黄唱腔以后,又很风趣地说:“杨老令公8个儿子死了4个,发发牢骚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他还是忠心报国、坚贞不屈的将领,所以不宜唱得太悲。你现在唱得有悲有愤,是对的,应该这样唱。”
毛泽东很重视戏曲百花齐放,他始终强调各流派要充分保持和发展自己的长处。因此,对“以京剧为主还是以地方戏为主”的争论,毛泽东提出:
京剧还应该保留,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批判继承。
此后,戏曲界以京剧为主,还是以地方戏为主的争论,得到了解决。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也成为新中国戏曲工作的指导方针。
在这一方针引导下,解放前濒于绝境、或早已绝迹于舞台的几百个地方剧种恢复了青春,数以万计的戏曲剧本和民间说唱文学重见天日,许多经过整理和改编的优秀的传统剧目和歌舞、杂技、木偶、皮影等节目,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美。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
1953年,中宣部约请历史学家翦伯赞、邵循正、胡华3人合作,写一本《中国历史概要》的册子,准备提供给苏联大百科全书备用。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等问题,历史学家们有不同的意见和热烈的争论。毛泽东对此也非常关注。
书稿完成后,中宣部就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请示毛泽东。
毛泽东回答说:“把稿子印发给全国历史学家讨论,实行百家争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这个武神太极端了》《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黑之书》《重开吧!蜘蛛侠!》《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了了》【科技流小说】《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石破天穿越令狐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