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说:“人是最可宝贵的。我对这名飞行员的人身安全十分关心,已多次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进行搜救。”
●参加搜救的军民心里是既焦急又难受,他们说:“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搜救王伟。”
●沈荣华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伟获救的希望越来越小,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搜寻英雄中央十分关怀王伟的安危
2001年4月1日9时07分,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飞行员王伟跳伞坠海。
从那一刻起,一场让全国军民牵挂,也令世界关注的搜救行动,在祖国的南海展开。
南海连着中南海,在北京,江泽民得知王伟跳伞坠海的消息后,立即指示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政委杨怀庆,要不惜一切代价,运用一切手段全力搜寻王伟同志。
4月3日,江泽民在会见外宾时发表谈话指出:
人是最可宝贵的。我对这名飞行员的人身安全十分关心,已多次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进行搜救。
4月4日,江泽民赴拉美访问启程前,再次指示海军司令员石云生和其他有关同志,尽全力继续搜寻跳伞飞行员。他深情地说:
我心里一直惦着被美国军事侦察机撞毁的那架飞机上的飞行员。
4月7日,正在国外访问的江泽民心里仍惦记着王伟,打电话给军委,了解搜寻进展情况,并委托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代表他看望慰问王伟的妻子阮国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等领导也十分关心王伟的生命安全,多次询问搜寻情况。
在搜寻王伟的10多个日日夜夜里,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政委杨怀庆等海军领导同志,亲自坐镇指挥,及时向参加搜寻的官兵传达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的重要指示,及时调派海空力量,根据水文气象的变化,调整部署搜寻方案。
海军航空兵和海军南海舰队的领导同志坚守在一线,组织指挥搜寻工作。在这次搜寻行动中,率舰出海、驾机的师团领导干部达300多人次。
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海南省委书记杜青林得知我跳伞飞行员王伟遇险后,立即派出船只,组织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以各种方式进行搜救。
截至4月11日晚,在整整11天的海、空、陆立体搜寻中,海军和有关部门共出动飞机109架次,舰艇101艘次,救捞船、渔船等民用船只1000多艘次,人员近6万人次,搜寻海域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搜寻海岸线近200公里。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一次海上搜救行动。官兵紧急执行搜救任务
2001年4月1日9时10分,从西沙飞往海口的海军航空兵某运输机团张建军机组,接到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指挥所命令后,立即改变航向,20分钟后第一个到达事发海域展开搜寻。
时间就是生命。几乎同时,海航某团直升机从邻近机场紧急升空;由北京飞来陵水执行任务的某运输机团赵青松机组,也迅速起飞前往搜寻。
9时30分,战舰列阵的榆林军港,启航的笛声响彻云霄,数艘导弹护卫舰、猎潜艇、大型救生船紧急出航。
在同一时间内,在南海海域执行训练任务的海军南海舰队某舰艇编队,也奉命全速驶向海南岛东南海域。
从海面到天空,从军队到地方,从白天到夜晚,一场规模空前的搜寻行动紧张而有序地展开:空中,一架架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从低空、超低空不同高度展开拉网式观察;海面,驱逐舰、护卫舰、猎潜艇划出一道道整齐的航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