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堂【xsgod.com】第一时间更新《泽被千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正式实施》最新章节。
●一位清污队员说:“这里曾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我们坐着乌篷船进进出出,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淘米、洗衣。”
●夜幕降临,村委会办公楼三层的讲堂里灯火通明,里面坐满了前来参加“周末开讲”活动的村民。
●大娘大爷们搬着小凳子、拉着小孙子,涌进俱乐部:“今天又看新农村快板儿喽!”
●新兴生活在新村镇建设中受益
2006年,在吉林省辽源市灯塔乡东孟村,到处可看到,整齐的院墙、干净的厕所、纯净的自来水、敞亮的塑钢窗。
东孟村是吉林省“新村镇”建设的受益者之一。东孟四组,是全村8个村屯最先进行改造的,改造过程中省里给了部分资金,农民只是筹集门窗、厕所、屋瓦等费用的20%,最多的一家也就是1000多元钱。
东孟村农民聂文说:“上级帮助我们把屯子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还帮助我们建了56栋鸡舍,让村民发展养鸡业,全屯农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公主岭市朝阳镇大房身村农民辛安,指着院墙外路过的一辆公交车说:“我们这里自从修好路以后,每天有七八趟公交车路过我们村子,我们去城里半个小时就到了,原先我们去城里需要两个小时。自来水、有线电视也跟城里人一样,而且我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辛安所在的村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吉林省从道路建设、安全用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方面入手,进行村镇整治,使农民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2006年,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许多农民,近来成为全国各地农村竞相聘请的“香饽饽”。
这些具有一定技术和专业特长的农民“技术员”,有的年薪已高达10万元,成为有名有实的“农村白领”。
每年春节后,大批农民工都要外出务工,挣份辛苦钱。而杨凌一些经过培训、获得过农民技术专业职称的“土专家”,却在为接受哪一家的“大红聘书”犯愁。
五泉镇华公村农民马增科,经过培训掌握了红枣的育苗、栽培和管理技术,并取得了杨凌农民技术专业职称,在家里建起了20多亩苗木园。他接受甘肃、新疆等省区农村的聘请,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红枣种植,每年的收入都在10多万元以上。
李台乡西桥村“土专家”陈东顺,拜农科城著名核桃专家高绍棠为师,学得一身核桃树嫁接绝活,核桃树育苗温床嫁接成活率超过95%,他受聘的“工资”是以天计算,每日在200元以上。
据了解,杨凌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农科高校的教育资源,拿出专项资金,分批培训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许多人掌握了几门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特长,外出当起了“白领”农民。农家俱乐部吹新风
2006年的一天,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村民们都匆匆朝村中心俱乐部走去。
原来,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农民自发组建的“农家俱乐部”,今天有演出。
一路上乡邻们不断打招呼:“今天演的哪一出戏呀?”
大娘大爷们搬着小凳子、拉着小孙子,涌进俱乐部:“今天又看新农村快板儿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天命之上》《乌龙山修行笔记》《疫病之上》《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天悦小说网】《我是主角攻的作恶兄弟》《肝到厨神才算开始》《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诡秘之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