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蓝图: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天堂xsgod.com
●邓小平回答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邓小平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收入达到小康水平。”
●邓小平说:“实现翻两番这个目标,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它不仅使我国人民的生活能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将大大增强国家的经济力量。”
●发展构想
共和国故事・规划蓝图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
1979年12月,邓小平提出的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为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所采纳。这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重要构想。
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到江苏苏州、浙江杭州进行调研,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包括“温饱―小康―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内的中国分“三步走”战略,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早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对“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作了最早的表述。
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央,第一次正式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第四届全国人大,重申了这个目标。
1978年,邓小平频繁地出国访问考察,上半年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下半年访问了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1979年初,邓小平又访问了美国。
特别是在访问日本期间,邓小平到神奈川县日产汽车公司工厂参观。
当了解到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比当时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高几十倍时,邓小平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以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概念。
两天后,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
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20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表示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
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以及随同来访的外务大臣大来佐武郎、国会议员等人。
邓小平在会见厅前,迎接日本贵宾,对他们前来中国访问,表示热烈欢迎。
在这次会谈中,大平正芳问邓小平:“中国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想的?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邓小平回答说: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